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关于建立中罗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委员会的协定

时间:2024-07-09 11:38:5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42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关于建立中罗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委员会的协定

中国政府 罗马尼亚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关于建立中罗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委员会的协定


(签订日期1978年8月21日 生效日期1978年12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根据一九七八年五月十九日在北京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经济技术合作的长期协定》,并考虑到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最有效地利用两国不断增长的经济技术力量和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决定缔结本协定,条文如下:

  第一条 缔约双方同意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

  第二条 委员会由双方主席、委员和秘书组成。委员会的双方主席将由各自国家政府任命。

  第三条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
  一、推动两国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发展;
  二、扩大双方的换货贸易;
  三、研究两国签订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有关协议的执行情况;
  四、研究委员会的决议和措施的执行情况;
  五、确定两国专业机构实施双方之间商定项目的措施。

  第四条
  一、委员会的例会每年轮流在中国或罗马尼亚举行一次。会议由东道国委员会主席主持。
  二、例会的日期和日程,根据委员会双方主席提出的建议,在例会前一个月商定。
  三、根据需要,双方的顾问、专家和技术人员可以列席例会。
  四、经委员会一方主席建议并经双方同意,委员会也可举行特别会议。

  第五条
  一、委员会在其例会上通过双方一致同意的决议和措施,列入会议议定书。
  二、在委员会休会期间,双方主席在一致同意的情况下,可通过决议和措施。
  三、会议的议定书经双方履行各自的法律手续并由委员会双方主席互相通知之日起生效。

  第六条 在需要的时候,经双方同意,委员会可以设立在其领导下的常设或临时工作机构。

  第七条 召开委员会会议和委员会工作机构会议的费用,由东道国负担。

  第八条 委员会会议和其工作机构会议的议定书和其他文件,均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罗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第九条
  一、本协定自双方履行各自的法律手续并自互相通知之日起生效。
  二、本协定有效期为十年。本协定有效期满前六个月,如缔约一方未以书面通知缔约另一方终止本协定,则本协定将自动延长五年。
  本协定于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一日在布加勒斯特签订,共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罗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注:缔约双方相互通知已完成各自法律程序,本协定自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九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政府全权代表           政府全权代表
   纪 登 奎           格·奥普雷亚
   (签字)             (签字)
奉新上富带案下访有效息诉

蔡武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司法需求的增长,法庭涉诉信访工作量急剧上升,压力增大。江西省奉新县人民法院上富法庭对此高度重视,通过调研发现,偏远山区的信访当事人到市申诉上访很不容易,费时费力,部分当事人会因此加剧内心的怨气,产生不满情绪。为改变这种局面,切实解决信访当事人的困难,该庭决定对信访案件较多的偏远山区,采取带案下访的方式,上门化解矛盾。为此,上富法庭认真听证复查,对每件案件都要查清案件事实,在感情上不欠群众一分情;认真纠错,对裁判确有问题目的案件要迅速纠正,在法律上不欠群众一分理;认真释明,对裁判没有错误的案件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在政策上不欠群众一分账。突出能动司法,采取有力措施,到目前为止,已有12件纠纷以息诉结案。
为提高审判活动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该院在带案下访活动中,部分案件实行公开听证,邀请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干部、人民调解员和当地有影响力的各界群众参加听证,既使他们对法院办案的公正性和申诉上访人诉求的合理性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便于他们帮助上访人解开心结,息诉罢访,也为群众创造一个学习法律、宣传法律的平台,提高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赴朝担架队人员的婚姻处理问题的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赴朝担架队人员的婚姻处理问题的函

1955年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

黑龙江省司法厅:
司法部于1954年11月26日转来你厅同年11月5日司总字第153号办字第67号请示对赴朝担架队失踪人员婚姻处理问题的报告一件已悉。经与内务部等有关部门联系提出处理意见如下:
赴朝民工(担架队人员),虽非现役革命军人,但他们是在直接执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光荣任务中失掉下落的,因此在他们的配偶提出离婚时,法院须慎重处理。对这类案件应由县人民政府或当地参战民工的带队人员证明配偶的一方确系赴朝民工,而在朝鲜停战后经各方调查证明或在朝、中报刊登载查找、至今无音讯者,可以判准离婚,否则就不应判离。但赴朝民工不是军人,他们的婚姻问题不能按“失踪军人”的办法处理。

附:黑龙江省司法厅关于对赴朝担架队婚姻处理问题的请示 司总字第153号办字第67号
司法部:
近接各县所询问“于1950年、1951年赴朝民工(担架队)有的在朝因转移而掉队,至今无人证明其下落又与家中音信皆无,因此其配偶要求离婚。可否按军委总政治部、高院、司法部‘关于被俘失踪军人婚姻处理问题的联合通知’加以解决?”我们的意见:担架队员虽不是志愿军,但他们却是与志愿军一样为了抗美援朝。因此,对他们的婚姻问题的处理,亦可依“关于被俘失踪军人婚姻处理问题的联合通知”精神处理。
至于所属机关证明问题。担架队赴朝皆由各县派员率领,在朝临时附属于某部队工作。1952年所去之担架队先后均已回国。对于未回国的担架队员,因无军籍军队也无法查找,对这类案件可由县府或当时带队负责证实即可。以上处理办法当否,请批示!
1954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