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浅谈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证据保全/谷辽海

时间:2024-07-22 22:48:0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19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浅谈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证据保全

日期:2005-4-11 作者:谷辽海 来自:经济日报周刊
http://www.cgpi.com.cn

我国《政府采购法》实施两年多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几乎没有受理过政府采购行政诉讼案件。2005年3月23日,笔者代理的北京现代沃尔经贸有限公司诉国家财政部政府采购行政不作为的案件,受诉的中级人民法院竟然不清楚我国还有一部《政府采购法》。承办法官让笔者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将这部法律给法院发了一份传真,最后经过多方核对查找,才最终予以确认,一周后予以立案。首都,是我国政府采购案件最多也是最为集中的地方。然而,一家著名的中级法院还不清楚已经实施两年的政府采购法。在笔者撰写的《中国政府采购案例评析》中的五十余起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案件,没有一起诉诸司法机关。是否政府采购中的质疑和投诉案件,都不具有可诉性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通过五十余起案件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当事人不打“官司”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作为弱势群体的供应商缺乏政府采购活动中的相应证据材料。
近两年,根据新修改的《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对这些法律的司法解释,我国专利、版权等方面的知识产权案件,已经普遍实施诉前证据保全制度。2001年10月27日,我国修改后的著作权法颁布、实施。该法所增加的一条即第五十条规定:"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在商标侵权案件中,为打击商标侵权行为,法律赋予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证据保全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还专门制定了《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笔者认为,许多政府采购案件中,采购主体的侵权行为类似于知识产权案件中的侵权行为。受到侵权的供应商往往只是在主观上感觉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采购主体的侵害,但却无法发现或获得受到伤害的证据线索,也无法或很难获取具有证明力的有效证据。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主体在采购过程中的所有行为是否符合我国法律规定,供应商一般都无法掌握。采购审批文件、采购预算文件、招标采购文件、投标文件、投标供应商的资质、中标供应商的资质、评标标准及办法、专家意见及专家资历、定标依据、授标文件、合同文本、履行和验收证明、采购活动的工作记录等等原始证据材料,全部保存在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那儿。而我们判断采购活动是否合法,有无侵害供应商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审查采购活动中的原始证据材料。由于这些材料全部掌握在采购主体的手中,供应商及其代理律师无法进行查阅和复制,而采购主体对己不利的证据,肯定不会主动向质疑供应商或向人民法院提供。不论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只要发生争议,采购主体一方面可以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更改采购文件,另一方面可以对手头所有采购文件有选择地向财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进行举证,与投诉供应商进行证据交换。而供应商所掌握的只是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等非常有限的证据资料,对于采购过程是怎么样有效进行的,竞争的其他供应商的条件是否符合,评标过程的所有情况和环节是否合法,中标供应商是否更具有优势,对于这些,我们都是无法获取任何信息的。这样一来,即使受伤的供应商想提出诉讼,也难以提供有效的证据材料。从而使许多的政府采购当事人尽管非常迫切要求打官司,但却只能徘徊在法院的大门之外。
在政府采购实践中,采购主体所控制的证据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其掌握的所有采购文件,有的是通过计算机电磁形式储存信息的,也有纸质形式保存的。由于这些证据都在采购主体内部,不在第三者手中,变更和毁灭相当方便,而且不易被他人所察觉。这对于供应商或其代理律师收集证据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此外,侵权的采购主体一般不会如实承认其实施侵权行为或主动披露侵权证据。因此,及时建立证据保全制度,对于政府采购的质疑供应商、投诉供应商、采购监管部门、司法机关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建立政府采购案件的证据保存制度,尤其是诉前证据保全。
所谓证据保全,是指遇到证据有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人民法院根据诉讼参加人的请求或依职权采取措施,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证据保全的提出可以在起诉前,也可以在起诉后。只有在法律、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时,才可以申请诉前证据保全。起诉前证据保全,可以向公证机关提出申请,由公证机关予以解决,一般是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在当事人起诉后,把所保全的证据移送受诉人民法院审查。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由人民法院予以保全。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采取保全措施的,应通知申请人于一定期限内提出诉前证据保全。但总体而言,公证机关对政府采购案件是很难为利害关系人提供证明的。但有一些也是可以的,质疑或投诉供应商也可以委托公证机关予以办理。
截止今日,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政府采购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以及行政规章都没有提到政府采购案件可以在诉讼前进行证据保全。而诉前证据保全对于供应商的合法权利是否能够获得及时有效救济和法律帮助,人民法院是否能够正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都是举足轻重的。为此,笔者认为,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应该及时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的形式,建立起我国政府采购案件的证据保全制度,从而使我国《政府采购法》所规定的弱势群体权利救济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保税物流中心(B型)税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保税物流中心(B型)税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4]1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为加强与规范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税收管理,经商海关总署同意,总局制定了《保税物流中心(B型)税收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
二○○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保税物流中心(B型)税收管理办法

一、为加强与完善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税收管理,制定本办法。
二、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下简称物流中心)是指经海关总署批准,对多家物流企业实施保税仓储管理的封闭的海关监管区。
三、物流中心外企业报关进入物流中心的货物视同出口,由海关办理出口报关手续,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物流中心外企业从物流中心运出货物,海关按照对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进口手续,并对报关的货物按照现行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征收或免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
本办法所称“物流中心外企业”,指外贸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生产企业。
四、物流中心外企业将货物销售给物流中心内企业的,或物流中心外企业将货物销售给境外企业后,境外企业将货物运入物流中心内企业仓储的,物流中心外企业凭出口发票、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等凭证,按照现行有关规定申报办理退(免)税。
五、物流中心外企业销售给物流中心内企业并运入物流中心供物流中心内企业使用的国产机器、装卸设备、管理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包装物料,物流中心外企业凭出口发票、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等凭证,按照现行有关规定申报办理退(免)税。
对物流中心外企业销售给物流中心内企业并运入物流中心供其使用的生活消费用品、交通运输工具,海关不予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税务部门不予办理退(免)税。
对物流中心外企业销售给物流中心内企业并运入物流中心供其使用的进口机器、装卸设备、管理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包装物料,海关不予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税务部门不予办理退(免)税。
六、对物流中心外企业销售并运入物流中心的货物,一律开具出口销售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
七、对物流中心外企业销售给物流中心内企业并运入物流中心供物流中心内企业使用的实行退(免)税的货物,物流中心外企业应按海关规定填制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货物报关单“运输方式”栏为“物流中心”。
八、对物流中心内企业在物流中心内加工的货物,凡货物直接出口或销售给物流中心内其他企业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对物流中心内企业出口的货物,不予办理退(免)税。
九、对物流中心企业之间或物流中心与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之间的货物交易、流转,免征流通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
十、物流中心内企业其他税收问题,按现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十一、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出口退(免)税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十二、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十三、本办法自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作之日起执行。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鲁政办发〔2006〕100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鲁政办发〔2006〕100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通知

泰政办发[2007]5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为保障农民群众居住安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我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目标,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6〕10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保障农村居民居住安全方面讲,加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提高农居的抗震防灾能力,帮助农民营造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平安泰安”、“和谐泰安”的重要内容,是科学防震、主动减灾的有效途径。从所处地理区域讲,我市地处郯庐—聊考两条强震带之间,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具备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构造条件。虽然近年来我市在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建筑材料和材料配比达不到基本要求等原因,导致我市农村民居抗震防灾的能力不高,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损失将相当严重。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居安思危,从实践“三个代表”,保证群众切身利益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

二、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全面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抗震防灾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根据我市地震地质构造情况及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二是坚持经济实用、抗震防灾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帮助引导农民科学选址,建设既可抗御地震,又可防御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价合理、经济实用的房屋,营造安全居住环境。三是坚持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原则。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把农居防震保安工作与现代村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旧村改造结合起来,促进农村面貌的整体改善。四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原则。在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扶助的同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自力更生建设安全家园,确保农民真正受益。

三、主要任务

(一)切实加强农村民居建设的规划和质量管理。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充分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前提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选址、平震结合的原则,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农村居民建设规划,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村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农村抗震防灾措施,明确组织准备、示范工程、全面实施、全面验收等阶段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并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村镇建设规划编制修订工作的指导和用地监督,使农村民居不仅要依据地形地貌等地面情况进行规划建设,使村镇建设和农民建房尽可能避开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同时,村镇道路布局、房屋间距等要符合抢险救灾、应急救援与疏散要求。地震部门要搞好建设场地的地震地质构造和场地环境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确定农居建设的抗震设防要求,为农村民居建设规划提供抗震设防依据。要加强对统一建设和改造的农村民居工程质量的监管,积极探索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质量的管理机制和办法,确保地震安全农居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二)积极搞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技术服务。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已有的房屋调查统计资料、人口普查资料、历史震害资料以及年鉴、县志等,以行政村为调查单位,切实搞好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工作。2009年以前,要完成农村民居基础资料数据库建设,建立起全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基础数据库体系。建设、设计、地震等部门应结合我市村镇经济发展水平、地震地质环境、建筑材料、民居风格等特点,开发设计编制不同户型、不同造价、不同规格的,符合当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农居抗震设计图集和施工技术指南。要编制地震安全农居建设培训教材,积极组织开展抗震防灾技术培训,使一大批农村建筑工匠掌握农村民居抗震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要切实搞好信息技术服务工作,在县(市、区)建立技术信息服务网点,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民建房进行现场指导,提供法律法规、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并依托地震群测群防体系,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防震保安技术服务网络。

(三)认真组织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各县(市、区)要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结合村庄规划编制、村庄整治、小康村建设和“百镇千村示范工程”等,各选择1个有条件、有代表性的乡镇,1—2个村和100户农户实施农村民居示范工程,新建、改造和加固一批安全适用的样板农居示范区,发挥以点带面和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全面实施。2009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一个市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协调实施。 各级政府要把建设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明确责任,采取措施,认真抓好工作落实。要建立完善工作体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市统筹、县(市、区)组织、乡(镇)落实的组织原则,认真落实《泰安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确保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扶持政策。 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资金,以群众自筹为主,政府支持为辅。各县(市、区)要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与同级财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对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五保户、特困户建造地震安全农居房予以重点帮扶。

(三)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全民防震意识。 广播、电视、报社、科协、地震等单位要密切配合,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普及农村民居抗震防灾知识,推广地震安全农居建设的典型经验,提高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推动全市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深入开展。


二OO七年十月十九日